现在郑国栋发生变化了,他不再是追着市里当家人批准了,而是给市里领导讲山岭县发展的意义和给穷县的榜样作用。有那么一句话,叫“无欲则刚”。这也是对郑国栋的现在的状态写照。
市里的当家人就没遇上过这种事儿,自从改革开放,中国的体制就那啥了,有的地方管领导都叫老板了。叫领导为老板,看似叫着玩儿,其实是对个人权力的承认。改革开放已经三十年了,权力在个人手中使了也三十年了,权力的向个人手中集中,全国人民都看见了,特别是以权谋私的不断败露和以权谋私谋到的利益的扩大,让即便是不在体制中的人都能明白,现在领导手中的权力有多大。
面对体制中这样的状况,一般没有人敢像郑国栋这样,挑战权力。也正因为这样,市里掌权的领导,没有应对的办法,特别是面对郑国栋貌似出以公心。
市里领导拿郑国栋揪住山岭县的事儿不放头痛,和郑国栋平级,甚至比郑国栋低级别的人也都头疼,因为郑国栋这样,他们也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工作了,特别是那些名分上归郑国栋管理的。
“咱郑副市长这是咋的了?是不是吃了啥药了,咋硬成这样了?”差不多市里体制人都在讨论这个问题。
开始,郑国栋坚挺起来时,市里党委这一块的人,还拿这事当笑话看,看到市政府这一块窝里反,市委这块别挺多开心了。可是没乐多久,常委这块也不乐了,因为郑国栋要求把这事儿上升到政治高度去认识,市行政乐意拉更多人下水,于是就答应了。
山岭县的事儿没整好,成了一块烫手的山芋,传到谁手里,谁都不好受,于是党委这一块也乐不起来了。笑话看不成,还把自己弄进来,党委的人也开始知道这是啥滋味了。
郑国栋在这事上没私心,于是面对再多的人,他也不憷头,他也能从容面对。同时,因为郑国栋不是为了争什么,而是真心做事,于是他一天天地也在丰富,于是市里的领导越来越招架不住了。
招架不住,市里两个班子的大头不得不为山岭县坐在一起,拿出一个方案来。
事情就是这样,只要认真面对,总有解决办法。
办法也很简单,既然郑国栋特别关注山岭县,他又是山岭县出来的人,那就让他去办。这事还不怕他以权谋私,市里领导有办法。
市里领导的办法就是:一个子都给,而且是坚决不给!
这事弄成这样,在一般的地方,对一般的人来说,就是难为人了。现而今的社会,上级领导同意的事情,哪有不给钱的?
郑国栋真像是吃了那药,硬得不得了。不给钱不是,咱就不要。
不给钱,得给人吧?不给人那就是难为人了,于是人给了。
有了人,郑国栋组成了一个工作组,然后带着人就下去了。
郑国栋不仅带着市里的工作人员下去,还把市电视台的人带下去。
市电视台谁下去,当然是大美女杜鹃了。
大美女到哪儿都是寻啥,现在杜鹃在市里也是名人加牛人了。杜鹃一动,具有新闻敏感性的报纸、电台啥的记者,也主动请缨,一起下去了。
硬气,绝对的硬气!
带着工作组下来的人,不少,可是带着工作组和媒体下基层的,除了市里的正头,哪个副头有这派?于是郑国栋一动,有人就眼红了。同时,也有人发现郑国栋玩的是正路子,于是他们也立即学郑国栋去创造机会。
郑国栋这也算是衣锦还乡了,因为气派够了,绝对的够了。
郑国栋的硬气是真的。
牛小伟他们干活,就是来实际的,把事干成,可是郑国栋那绝对是要在高一层上看问题了,也就是要总结出意义来,于是山岭县人便有目标了。有了目标,牛小伟他们干得更来劲了。于是,从外表上看,郑国栋的硬气,传到了山岭县,于是,山岭县在郑国栋的带领下,也硬气的如吃药般的坚挺!